為何我總是過度焦慮?

焦慮,往往是內在安全感不足的訊號。
當我們過去的經驗中,曾經感受過無力、失控、被否定或孤單時,大腦會習慣性地對未來產生「過度警戒」,以試圖保護自己不再受傷。
以下是常見的幾個可能原因:
認識焦慮的成因,學習溫柔地與自己的情緒共處,是走向療癒的重要第一步。
🌿 延伸小練習|焦慮來襲時,可以這麼做
五感安定法:用感官帶自己回到當下
當你感覺焦慮快要淹沒自己時,試著停下來,依序感受:
讓焦慮的情緒慢慢降溫。
提醒自己:我正在這裡,我是安全的。🌸
當我們過去的經驗中,曾經感受過無力、失控、被否定或孤單時,大腦會習慣性地對未來產生「過度警戒」,以試圖保護自己不再受傷。
以下是常見的幾個可能原因:
- 童年經驗影響:如果從小成長在高壓、批評、忽略的環境,容易讓人對失敗或未知產生過度反應。
- 完美主義傾向:設定過高標準,對自己要求過嚴,害怕出錯導致焦慮感爆棚。
- 過度控制需求:渴望一切在掌握中,卻無法忍受不確定性,因此焦慮加劇。
- 未處理的創傷經驗:曾經經歷過失落、背叛、事故或傷害,讓身體記住了「必須時刻警覺」的反應模式。
- 負面自我對話:內在常常出現「我不夠好」「一定會出錯」的想法,不斷加深焦慮感。
認識焦慮的成因,學習溫柔地與自己的情緒共處,是走向療癒的重要第一步。
🌿 延伸小練習|焦慮來襲時,可以這麼做
五感安定法:用感官帶自己回到當下
當你感覺焦慮快要淹沒自己時,試著停下來,依序感受:
- 看看:說出你現在看到的5樣東西
(例:椅子、窗簾、杯子、貓咪、地板) - 聽聽:找出你能聽見的4種聲音
(例:風聲、鍵盤聲、遠處的車聲) - 摸摸:摸摸身邊3樣物品的觸感
(例:毛衣的柔軟、桌面的冰涼) - 聞聞:深吸一口氣,找出2個你能聞到的味道
(例:咖啡香、洗髮精味) - 嘗嘗:感覺一下口中1個味道
(例:剛喝過的茶的微甜)
讓焦慮的情緒慢慢降溫。
提醒自己:我正在這裡,我是安全的。🌸